广域网主要负责各网络节点的互联互通,比如总部和分支之间,分支和分支之间,数据中心之间等,其更多的是实现业务流量的被动“承载”,但随着云计算、移动互联网等应用模式的发展和流量模型的改变,很多时候需要网络能主动“适应”业务流量,做到业务随需而变,但是由于目前的网络在管理上主要是面向设备而非业务。网络架构复杂、扩展困难、封闭僵化。视角上更多的是基于节点而非全局的视角。

H3C ADWAN方案架构
根据广域网上的存在的以上问题, H3C凭借长期在广域网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经验,深入调研用户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痛点和需求,采用SDN思想及其相关技术开发了新一代广域网ADWAN(Application-driven Wide Area Network)解决方案。
ADWAN方案是标准的SDN网络架构,同时也是一个分层、开放、灵活的网络架构,如下图所示,整个ADWAN方案分为网络设备、控制器+APP、管理编排三个层次:

网络设备层:网络设备接收SDN控制器的控制和管理,除了传统的SNMP、NETCONF、命令行等方式外,支持SDN架构下的BGP-LS、BGP Flowspec、PCEP、OpenFlow等协议,和控制器进行通信;同时在转发层面进行优化,支持Segment Routing、OpenFlow硬件转发,提供高性能的转发平面。

控制器+APP层:整个方案基于开源的ODL平台,支撑各种APP集成;根据广域网不同的场景,比如DCI网络、骨干网、行业纵向、分支接入等,开发定制化、场景化的APP,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需求;南向通过标准南向接口协议和设备互通;北向面向用户提供定制化的API接口,实现和编排系统集成,满足用户差异化的业务需求。

管理编排层:通过调用APP提供的API接口,实现业务的策略定义和管理编排,全网的实时监控、可视化呈现及故障排查等,进而增强网络的可视化,简化网络的运维管理
智能灵活的流量调度策略

ADWAN方案提供了多种调度策略(红色、绿色代表两种不同业务):

场景一:ADWAN纵向网调度

场景二:ADWAN骨干网/DCI调度

场景三:ADWAN分支/专线调度

说明:

基于带宽利用率调度,双链路上行。正常情况下两种业务走在同一条链路上,但是随着带宽利用率的逐渐增加,当链路的利用率达到设定的阈值时,控制器会下发相应的策略,将一条链路的业务调节到另一条链路上,如图所示:

基于延时调度,双链路上行。正常情况下两种业务走在同一条链路上,但是当一条链路上的延时超过用户所设置的阈值时,控制器会下发相应的策略,将一条链路上的业务调节到另一条链路上,如图所示:

基于丢包调度,双链路上行。正常情况下两种业务走在同一条链路上,但是当一条链路上的丢包率超过用户所设置的阈值时,控制器会下发相应的策略,将一条链路上的业务调节到另一条链路上,如图所示:

基于时间段调度,双链路上行。周期性的业务调度保障业务需求、某一时间段对高优先级业务可靠性保证,如图所示:
业务与策略多维度组合
基于策略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业务进行组合,满足不同的客户场景需求。例如对于视频会议,我们可以开启延时策略加丢包策略加带宽利用率即可。如图所示
全网业务流量可视

ADWAN提供了业务可视功能,可以查看业务流量信息、占用带宽的比例等。业务流量信息可以展示给用户,让客户时刻清楚自己网络的整体健康状态。如图所示:
全网设备资源可控

拓扑管理:ADWAN提供了多维度拓扑视图,方便管理员以不同视角查看网络拓扑信息。
1) 全景拓扑:用于查看ADWAN控制器下的所有设备的拓扑;
2) Overlay拓扑:提供VXLAN专线拓扑,用户查看VXLAN专线

全景拓扑如图所示:

VXLAN专线拓扑如图所示;
行业纵向网
场景描述:

树形多级纵向网络,节点为双设备双链路冗余,部分纵向网络与骨干网跨域对接。

以纵向流量为主,通过VPN实现业务区分和隔离。
关键需求:

基于灵活策略的业务流量选路控制,提高网络可靠性,保障关键业务服务质量。

可视化(网络、流量、路径),简化运维。

设备和业务自动部署。
解决方案:

采用流量调度方案
骨干网/DCI
场景描述:

FULL-Mesh网络,网络节点之间通过专线互连,主要承载不同区域之间的流量。

有纵向流量和横向流量,通过VPN、优先级等实现业务区分和隔离。
关键需求:

优化骨干网流量分布,提高链路利用率。

提高网络可靠性,保障关键业务的服务质量。

简化网络运维管理,降低成本。
解决方案:

采用流量调度方案
企业分支/专线
场景描述:

Hub-Spoke两级网络,专线和互联网链路混合接入,分支数量多,位置分散。

以纵向流量为主,通过ACL、DPI等实现业务区分和识别。
关键需求:

部署自动化,网络可视化,简化运维管理。

DPI识别,灵活选路,提高带宽利用率。

用户接入认证,上网行为管理和审计。
解决方案:

采用流量调度方案